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放到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
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实现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的高效对接,就要强化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满足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
官微推出“院长谈新质生产力”专栏,邀请各二级学院院长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和发展,就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进行深入探讨,赋能新时代职业技术技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既需要“大处着眼”,也需要“小处着手”,专栏也欢迎各部门、各专业加入讨论。
向“新”求质 点亮幼儿教育未来发展
——公共教育学院院长 侯颖
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核心,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这一变革。幼儿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教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同样需要借助新质生产力的力量,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开云手机web版登录入口幼儿教育专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理念,优化专业设置,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在深化校企合作中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提升教育质效,实现赛教双突破,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幼儿教育从业者。
工学一体
创新教学模式
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是新型劳动者,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改革成为必然,围绕新型劳动者的培养,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培养模式,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为实现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提升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围绕“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11月,幼儿教育专业加入第四批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开发团队,开发共计14个典型性工作任务,52个代表性工作任务。同时,专业积极争取,于2023年9月获批全国技工院校第二阶段建设专业。现专业已完成全部14门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校本转化,《幼儿园班级环境准备》课程正开展工学一体化教学实施,《幼儿常见意外伤害应急处理》学习任务层开发正有序进行中。同时,为保障工学一体化教学工作开展,专业现已有8名教师完成工学一体化三级教师培训,3名教师完成工学一体化二级教师培训。理论素养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增强,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生动、实用的教学体验。
革故鼎新
更新教学手段
新质生产力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通过技术融合创新。2024年暑期开始,专业积极探索AI产品,尝试利用工学一体化AI智能教学工作台,AI辅助生成工学一体化开发的各项体例格式文档,帮助教师极大提升工学一体化教学资源开发工作效率;新申报婴幼儿保教实训教室中,借助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新型智能仿真婴儿等系列实训设施设备,利用互动投影、体感交互、AI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创造出真实问题场景、游戏化场景,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索欲,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和成长,提高学习效率和婴幼儿照护水平。
向新求质
优化专业设置
市场和产业是院校调节专业培养规模和模式的重要依据,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大力推动专业结构和类型向服务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已成为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24年高职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公布,一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民生紧缺领域新专业加速形成,表明了职业教育对产业变革的快速响应。
2024年,在人口下行的社会背景和提质增效的教育背景下,公共教育学院积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新增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服务国家“一老一小”战略,输出服务于0-3岁婴幼儿的专业人才,满足幼儿园用人要求,满足延迟退休形势下双职工子女无人照料的迫切需求;同时,为拓宽学生就业路径,新增艺术表演方向、章丘双语生活教育方向两个订单班。2025年计划新增舞蹈表演专业,在文旅产业向好的现下,为文旅项目输送紧缺人才,为文旅消费赋能,以专业调整引领人才培养,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双向奔赴。
产教融合
提升教育质效
校企合作是连接教育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桥梁。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校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行业需求,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作为由行业龙头企业、职业院校、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多主体协同建构的一种新型组织系统,横跨教育与产业两大系统,是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2022年幼儿教育专业成功申报山东省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中心教研组副组长单位;2023年先后加入全国婴幼儿保育与早期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孕婴童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在共同体中担任副理事长单位,2024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在与兄弟院校、行业企业的多方协作、深度研讨中,融入了更多行业企业真实任务,未来也将培养更多具有前瞻性、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行业人才。
同时,专业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与北京、济南多地50余家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组建合作发展联盟,打造多主体合作的教育、教研平台,与企业深度合作,与丹朱棋艺棋社、山东知远教育梧桐树幼儿园共建校内外生产性教学中心、联合研发项目,不断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
赛教融合
赋能专业发展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社会对学前教育质量要求的提升,随着新质生产力的不断渗透和融合,幼儿教育领域将出现更多的创新模式和创新应用,为技工院校幼儿教育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专业于2017年成立幼儿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打造校企共建教师培养培训、教师企业实践“双平台”。落实课程思政课改,组建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创新开发“课程思政实施六步法”“思政元素四层拆解提取法”。落实职教高考新政,全力推动普通班、订单班、课改班、升学班多维、多层次培育机制。开发技能成长路径,为学生提供“保育师”、“育婴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指导考取舞蹈等级证书、美术等级证书、声乐等级证书、钢琴等级证书、家庭教育指导师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等,增加就业竞争力。
突出大赛引领,发挥教师专长,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积极承办和参加各级各类比赛。2023年,王丽华老师取得整理收纳师赛项国赛第5名;王路平、王全敏老师取得山东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文化艺术综合类省赛第1名。2024年,乔宁老师取得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育婴赛项省赛第6名。
就业导向
畅通人才出口
坚持“就业导向”,具有学生立场和视角,这是教育的第一性原理,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这就决定着不管是职业技术技能教育还是幼儿教育,都以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自己的使命和担当。
近两年,各类院校幼儿教育专业招生饱和,毕业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越发突出。为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专业积极拓展优质校企合作单位,包括公办民营幼儿园、连锁早教机构、培训机构在内,目前专业稳定合作单位数量130余家,一级一类园、省级示范园占比70%,优质合作单位包括银座幼教集团、大风车教育集团、大地幼教集团、知远梧桐树教育集团等多家幼教单位。同时,为保障毕业实习、工学交替工作的高效运转,幼儿教育专业制定了详实的《工学交替实施细则》《毕业实习实施细则》,整理附件20余项,职责明确、高效负责的实习指导态度,踏实认真、乐观敬业的实习生质量,给企业留下了极佳印象,以此为基,专业实现实习生对口输出的良性循环,实习生、毕业生薪资待遇在各职业院校中位居前茅。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意味着培养出完善人格、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下一代。教育有了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与主导,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一定能够培养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定能走向教育提质增效的山海!(文/公共教育学院 侯颖)